导航
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新闻速递
新闻中心
中标通告
经典案例
房建工程
市政工程
钢结构工程
装修工程
幕墙工程
消防工程
企业相册
汉韵风采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微信公众号
邮箱
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新闻速递
经典案例
企业相册
汉韵风采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中标通告
房建工程
市政工程
钢结构工程
装修工程
幕墙工程
消防工程
办公环境
十周年庆
四明山团建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汉韵风行 诚信共赢
首页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资质证书
发展历程
新闻速递
新闻中心
中标通告
经典案例
房建工程
市政工程
钢结构工程
装修工程
幕墙工程
消防工程
企业相册
办公环境
十周年庆
四明山团建
汉韵风采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汉韵风采
NEWS CENTER
经典常读|重读习近平《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发布时间:2024-06-04 14:16:00 来源:汉韵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时代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
——重读习近平《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高度重视党的这一优良作风的传承和弘扬。早在宁德工作期间,他就撰写了《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下简称《干部的基本功》)一文,把密切联系群众明确为“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精辟、举措有效、文风朴实,对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与同处闽东的沿海开放城市福州和西南毗邻的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相比,宁德依然是一个“老、少、边、岛、穷”的贫困落后地区。习近平同志出任宁德地委书记后,对如何改变当地发展落后的面貌,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提出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这一重要论断。
直面脱贫攻坚的历史难题。
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以前,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经济总量排全省末。面对当地干部和群众急于摆脱贫困的迫切期望,习近平同志并没有拉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架势,而是在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对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了新要求。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党员干部坚持“弱鸟先飞”和“四下基层”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正掌握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
破解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发现当地干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好。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干部待遇偏低,所以工作懈怠,提不起干劲。二是存在着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
正是在努力改变宁德地区发展落后面貌的现实背景下,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的调查研究中,在一些党员干部出现思想松懈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把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血肉联系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这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命题。
核心要义
《干部的基本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习近平同志充分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解决贫困地区发展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干部的基本功》明确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三条基本路径,即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严治党,以及坚持为人民办实事。这三条基本路径为党员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群众观点。对群众有了感情,才能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习近平同志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将密切联系群众上升为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进一步深化了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行动自觉。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将自己放在和群众同等的位置上,走乡进村,访贫问苦,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坚持从严治党。
《干部的基本功》指出:“从严治党,根本的是要通过肃正风气、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对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在廉政方面,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反腐败要持之以恒,充分体现了他对作风问题一抓到底的决心,也体现了他身体力行的坦荡气魄。在勤政方面,他提倡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短期投机心理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由散漫作风。这些的发展理念,在党内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引领宁德地区的党员干部打开了新局面。
坚持为人民办实事。
《干部的基本功》指出:“为群众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人民群众是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对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四种办法:一是要对“办实事”有辩证的理解,不能把办实事与给钱给物等同起来;二是要讲重点,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关注的“热点”“难点”去解决;三是要提高办实事的水平,办实事要有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要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为了解决眼前问题造成后续更多新问题出现;四是要有大局观念,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按政策办事。掌握了这四种办法,党员干部就能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现实启示
《干部的基本功》一文发表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仔细品味,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这一课题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对新时代如何增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能力,努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刻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厚植为民情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自觉把为民造福作为政绩,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办好民生实事。党员干部既要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以此赢得好口碑。
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牢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坚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正风肃纪反腐,有效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顺乎潮流、顺应民心,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涵养积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层层设防、处处设防,守住内心,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
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视作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干部的基本功》中明确指出,密切联系群众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全部工作中。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及时研判社会舆情动态,准确把握群众心理情绪,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干部的基本功》中倡导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党员干部。
上一篇:让纪律成为党员的“自我命令”
下一篇:党建知识 | 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