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微信公众号
邮箱
汉韵风行 诚信共赢
汉韵风采
NEWS CENTER
时政新闻眼|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为何强调“因地制宜”四个字?
发布时间:2024-03-06 16:22:00 来源:汉韵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去年1月,总书记在江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两会期间,他首次到团组,就是到江苏代表团,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f5b5c5a96a8344f289250fd94c46a9ef.jpg

今年这次到江苏团,总书记重点谈的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强调“因地制宜”?在江苏团,总书记还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两会特刊为你解读。

听代表心声 谋发展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到江苏考察,去年就去了两趟。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就曾到江苏团参加审议。加上今年这一次,已是他第三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去年7月到江苏考察时,总书记说,“江苏一直是我的关注点、调研点和研究点。”“我对这里的关注,始终是进行时。”

3月5日下午,北京细雨霏霏。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暖意融融。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共有6位代表现场发言。

科技创新,是总书记历次在江苏考察、参加江苏团审议的关注重点。现场位发言的崔铁军代表,是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发言主题,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纪凡代表,是一名光伏行业的科技创业者。

当天上午,高纪凡代表在大会首场“代表通道”上讲述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完成中国光伏行业项标准制定,将光伏组件的质量保证期从15年提到30年以上的故事。

面对总书记,高纪凡重点介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南京各大文博场馆成了热门“打卡地”。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对此感受颇深。在发言中,她用三个小故事向总书记汇报了南京文博工作者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所做的工作。

吴惠芳代表,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曾荣获全国“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2005年退伍后,吴惠芳回到家乡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他带领村民们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在发言时,他讲述了建设共同富裕幸福村的故事。

江苏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代表第5个发言。

2020年,总书记曾赴江苏南通考察。总书记当时说,“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

吴新明代表这次向总书记汇报的题目,正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当天后发言的孙景南代表,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有着“东方女焊神”之称。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完成技术攻关2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4500多万元。

孙景南在向总书记汇报“弘扬工匠精神”这一主题时,特别提到了自己对“匠”字的理解:对专业技能要斤斤计较一点。

总书记去年在江苏团强调“两个必保”,其中一个就是制造业必须筑牢。孙景南告诉《时政新闻眼》,她今年提交了一份代表建议,内容就是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发言,他重点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他在多个场合谈到“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就新质生产力做了系统阐述。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

总书记鲜明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发言,他重点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他在多个场合谈到“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就新质生产力做了系统阐述。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

总书记鲜明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生产力”。

这次在江苏代表团谈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着重强调的是四个字——“因地制宜”。

总书记首先廓清了新质生产力和传统产业的辩证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为什么强调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总书记始终强调的重要方法论。

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说,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